-
象山探索山海协作文旅农融合共富新路径
近年来,宁波市象山县积极深化与丽水市遂昌县的山海协作,以三仁畲族自治乡坑口村为实践支点,创新探索“文旅农”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生态筑基、文化赋能、产业联动及招商引资等举措,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推动坑口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乡村振兴成效初显,为两地协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生态整治筑基,擦亮乡村底色。自2018年结对以来,象山县聚焦坑口村生态环境短板,将改善村容村貌作为协作帮扶的首要任务。2019年,支持坑口村实施“污水零直排”工程,完成全村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配备分类垃圾桶和清运设备,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结合畲族村落特色,象山县协助坑口村对村内主干道沿线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融入畲族图腾、彩带等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的景观节点;2020年,建成生态停车场、休闲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种植乡土树种2000余株,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70%,昔日“脏乱差”的小山村蜕变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村落。 (二)文化赋能文旅,激活发展动能。依托坑口村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象山县与遂昌县共同挖掘整理畲族传统民俗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2021年,联合打造“畲乡风情体验区”,恢复畲族“三月三”歌会、婚嫁习俗等传统节庆活动,推出畲族织锦、银饰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参与互动。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象山县引入专业旅游运营团队,指导坑口村改造提升民宿12家,开发“畲乡人家”主题民宿集群,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展销厅等设施;2022年,通过象山旅游推介平台、新媒体宣传矩阵等渠道,推广“畲乡文化研学游”“生态康养度假游”等特色线路,当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显著增长。 (三)产业联动惠农,拓宽共富路径。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象山县引导坑口村立足山地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转型升级。2020年,支持坑口村建设高山茶园、竹笋采摘基地等农旅融合项目,开发“茶园采茶+手工制茶”“竹林挖笋+农家烹饪”等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农耕文化。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题,象山县协助坑口村注册“坑口畲乡”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对茶叶、笋干、高山蔬菜等进行标准化加工和包装,通过旅游商品店、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2022年,组织坑口村农产品参加象山农博会、宁波年货展等展会,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较结对初期实现大幅提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从生态整治到文旅融合,再到产业升级,象山县与遂昌县以山海协作为纽带,在坑口村探索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带农、农旅互哺”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模式不仅让坑口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更为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深化文旅农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助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5-06-30
-
鄞州“三个一”激活创新生态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以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凝聚基层合力、补齐研发短板、壮大科技服务业“三个一”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2023年三季度多项科技指标稳中有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一)凝聚基层合力拧成“一股绳”,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宁波市鄞州区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区、街道(镇)、产业园区三级联动机制,将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分解到基层单元,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2023年,该区出台《鄞州区强化基层科技创新服务若干措施》,明确各街道(镇)科技创新工作责任清单,推动设立基层科技创新服务专员50余名,实现规上企业服务全覆盖。通过基层摸排与精准对接,协助多家企业解决研发用地、人才公寓、政策申报等实际需求,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科技服务保障,促进创新资源向重点产业集群集聚。 (二)聚焦研发短板织就“一张网”,夯实创新驱动硬支撑。针对部分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资源分散等问题,宁波市鄞州区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研发网络。2023年,该区支持企业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新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一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优化研发投入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费用归集力度,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研发实力。 (三)紧盯科技服务业打造“一面旗”,优化创新生态软环境。宁波市鄞州区将科技服务业作为完善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专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2023年,该区推进宁波南部商务区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专业服务机构30余家,形成“创业孵化—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服务闭环。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各1家,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支持、导师指导、资源对接等服务,推动科技服务业营收保持稳步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服务保障。 通过“三个一”举措,宁波市鄞州区2023年三季度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等指标均实现稳步提升,“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06-30
-
鄞州“三到位”激活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动能
(一)近年来,鄞州区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体系、加大要素保障,形成“招商引资”与“内生培育”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全区以“后备库”“培训班”“资金池”三大举措为核心,系统性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后备库”建设到位,夯实培育基础。鄞州区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通过摸查筛选、动态管理,形成“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的梯队格局。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对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分类梳理,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后备库,针对性制定培育计划。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对入库企业实行精准画像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情况,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周期指导。 (三)“培训班”建设到位,提升申报能力。为破解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面临的政策不熟悉、材料不规范等问题,鄞州区常态化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班,邀请科技、税务、知识产权等领域专家,围绕申报条件、评审标准、材料撰写、研发费用归集等关键环节进行专题授课。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覆盖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及技术骨干,年均培训超千人次。此外,还组织开展“一对一”辅导服务,针对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企业申报材料质量和通过率。 (四)“资金池”建设到位,强化要素保障。鄞州区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对入库培育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申报等给予补贴。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科创贷”“专利贷”等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11月,全区已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数千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超两位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2025-06-27
-
【2022年宁波招商】宁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再添新军:13 家平台构建双创生态新格局
宁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再添新军:13 家平台构建双创生态新格局 一、孵化器建设成效: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2021 年,宁波激智创新材料孵化器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至此宁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增至 13 家,形成了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领域的孵化网络。这些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超 1000 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200 余家,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二、政策支持体系:专业化孵化平台建设 2021 年 11 月,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宁波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明确鼓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专业化孵化平台。例如,宁波激智科技依托自身在光学薄膜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集研发、中试、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材料孵化器,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0 余家,形成 “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 - 产业集聚” 的生态闭环。 三、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实验室与开放生态 根据管理办法,宁波引导孵化器与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实验室。如宁波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与宁波工程学院合作建立 “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累计开展技术攻关项目 15 项,转化科技成果 8 项,帮助在孵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20 余个。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孵化器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四、未来发展规划:打造双创升级版 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孵化器布局,重点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专业型孵化器,计划到 2025 年国家级孵化器数量突破 15 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 200 万平方米。同时,探索 “孵化器 + 产业基金” 模式,设立百亿级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优质项目加速产业化。
2022-05-09
-
【2022年宁波招商】宁波科技创新势能持续释放:多项指标领跑全省彰显产业转型成效
宁波科技创新势能持续释放:多项指标领跑全省彰显产业转型成效 一、核心指标增长:科创驱动产业升级 2022 年一季度,宁波市科技创新交出亮眼答卷: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163.7 亿元,同比增长 1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770.9 亿元,继续稳居浙江省首位;技术交易额 90.1 亿元,同比增长 16.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 1.7 个百分点,标志着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二、企业研发投入:从 “量增” 到 “质升”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 年 1-2 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支出 71.6 亿元,同比增长 14.1%,一季度增幅提升至 18.9%,反映出企业创新意愿持续增强。宁波华翔电子等龙头企业建立省级企业研究院,年研发投入超亿元,推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向智能网联方向升级。 三、科创平台支撑:高能级载体集聚资源 宁波加快建设甬江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8 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62 家。这些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宁波材料所研发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 50 亿元。 四、政策环境优化:全周期服务激发活力 宁波市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政策链。2022 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300 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同比增长 25%,形成了 “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 的企业培育梯队。
2022-05-09
-
【2022年宁波招商】宁波市一季度网络零售增长 9.9%:新就业形态激活消费潜力
宁波市一季度网络零售增长 9.9%:新就业形态激活消费潜力 一、网络零售逆势增长,就业带动效应显著 2022 年一季度,宁波市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 509.4 亿元,同比增长 9.9%,增速高于浙江省 3 个百分点。截至 3 月底,全市在重点监测平台上有活跃网络零售网店 3.3 万家,直接解决就业岗位 9.9 万个,间接带动就业 25.9 万个,网络零售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渠道。 从商品结构看,服装服饰、家居用品、3C 产品位列销售前三,分别占网络零售额的 30%、25% 和 20%。宁波本土品牌 “太平鸟” 通过直播电商,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增长 40%,其中抖音平台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 二、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双轮驱动 宁波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快速发展,一季度进口额达 80 亿元,同比增长 50%。宁波保税区推出 “跨境电商 + 直播” 模式,引入 30 个国际品牌开设官方直播间,实现 “前店后仓” 即时配送,消费者下单后最快 2 小时收到商品。 直播电商成为新增长极,全市一季度举办直播活动超 5000 场,观看人次超 10 亿,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 35%。余姚市 “杨梅节” 通过直播预售,订单量同比增长 80%,杨梅线上销售额占比达 40%。 三、政策扶持与物流升级 宁波市出台《关于促进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网店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对直播电商基地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贴。一季度,全市发放电商发展专项资金超 5000 万元,惠及企业 300 余家。 在物流方面,宁波舟山港开通 “跨境电商专列”,实现 “海陆空铁” 多式联运,物流时效提升 30%。京东宁波智能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仓储分拣效率达每小时 10 万件,支撑全市网络零售配送需求。
2022-04-28
-
【2022年宁波招商】浙江宁波重大项目建设开启 “竞速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
浙江宁波重大项目建设开启 “竞速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 一、项目复工与投资进展 截至 2 月底,宁波市重点工程项目已完全复工,完成投资 253 亿元,实现年度计划的 15.4%。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也争相启动 “加速度”,力求尽快开工建设。进入 3 月份以来,宁波市重大项目进展更是捷报频传:轨道交通 3 号线二期工程的首条盾构隧道顺利贯通,贯通时间比计划节点工期提前一个月。 二、重大项目的类型与意义 宁波市的重大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在基础设施方面,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建设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宁波的交通枢纽地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在产业升级方面,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将推动宁波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民生保障方面,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将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推进的策略与措施 为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宁波市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了 “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的工作机制,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向重大项目倾斜,确保项目建设所需的资源供给。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落地和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四、未来展望与目标 随着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宁波市有望在一季度实现 “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宁波市将继续坚持 “项目为王” 的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宁波将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在浙江省 “重要窗口” 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2-03-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